米兰体育- 米兰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德国砸23亿买导弹与以交易藏隐患或影响中国武器进口
2025-10-30米兰体育,米兰体育官方网站,米兰体育APP下载1. 刚刚宣布限制向以色列出口武器,德国却又毫不犹豫地花费23亿美元购买以色列的导弹。这一系列看似矛盾的举动令国际观察家感到十分惊讶。就在今年8月,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·默茨还明确表示,将收紧可能涉及加沙冲突的德国制造武器对以色列的出口。
2. 然而,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,德国联邦国防军迅速达成了一项大规模的“长钉”反坦克导弹采购协议,并且公开宣称,这一步是推动“北约防务协同化”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3. 德国一方面强调防止地区局势恶化,另一方面又大笔资金流向以色列的国防工业,显得有些矛盾。但仔细分析,这其中必然蕴含着德国的深层次战略考量。这笔被标榜为“欧洲制造”的军购交易,不仅可能改变中东地区的地缘格局,还可能对中国的军工出口路径及全球军贸体系产生连锁反应。
4. 此次交易金额高达23亿美元,表面上由EuroSpike公司负责承接——这是一家注册在德国巴伐利亚的合资企业,其股东包括德国的莱茵金属电子公司和迪尔防务公司,合计持股比例达到80%。
5. 但如果深入研究股权结构,我们会发现,真正掌握技术的其实是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。拉斐尔不仅拥有“长钉”系列导弹的核心研发能力,还通过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的方式,巧妙地规避了针对原产地为以色列的武器出口限制。
6. 这种“技术输出与本地集成”的合作模式,在高端防务领域已是常见做法。拉斐尔公司的一位高层曾公开表示:“只要能淡化企业的国籍标签,政治上的阻力就会显著降低。”
7. 德国方面显然对此心照不宣,甚至主动配合完成了这一“身份转换”。一位高级国防官员直言不讳地表示,将这个采购项目纳入德国主导的“长钉导弹计划”,既实现了现代化装备的目标,也维持了北约框架内的合作形象。
8. 德国之所以愿意参与这项精心策划的合作,根本原因在于“长钉”导弹本身具有卓越的战术适应性。如今,这款武器已被全球40多个国家列装,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各种作战环境下使用。
9. 这款导弹不仅可以由单兵肩扛发射,也能被集成到装甲平台、固定翼战机甚至海军舰艇上。根据不同的型号配置,其有效打击范围从50米到50千米不等,无论是近距离的城市战斗还是远程的火力压制都能胜任。
10. 更重要的是,该导弹系统的70%零部件都在欧盟地区生产,这使得德国不仅能引进尖端的战力,还能对外宣扬支持本土产业链的升级,满足军事需求与政治叙事的双重需求。
11. 实际上,这并不是德国第一次大规模采购以色列的防御系统。早在2023年,柏林就斥资35亿美元购买了“箭-3”高空反导系统,创下了当年欧洲对以色列军售的最高纪录。
12. 到2025年,德国联邦国防军在以色列武器系统上的支出将达到3.654亿美元,远远超过2021年到2024年四年间的总支出。
13. 即使在默茨政府推出限制政策之后,德国依然持续扩大从以色列的采购清单。包括接收3架“苍鹭TP”高空长航时无人机,向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购买A400M运输机专用航电组件,以及引进“精确通用发射系统”(PULS)多管火箭炮系统等,合作领域在不断扩大。
14. 德国如此依赖以色列的军工产品,反映了欧洲本土防务工业的结构性短板。
15.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德国虽然承诺将军费提升至GDP的2%,但国内的军工产能扩张依然缓慢,关键技术的迭代滞后,难以支撑军队迅速更新装备的需求。
16. 相比之下,以色列的武器经过多次实战检验,交付周期短,可靠性强,因此成为欧洲国家填补战备缺口的首选。
17.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战略上的联动。通过加深与以色列的防务合作,德国实际上是在强化与美国的安全关系——毕竟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。这种间接的合作有助于提升德国在北约内的战略线. 尽管表面上看,这是一场互利共赢的合作,但它可能带来的外溢效应不容忽视,尤其是可能对中国形成多重压力。
19. 从外交立场来看,中国始终反对任何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军售行为。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,各国应该遵守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准则,防止武器扩散引发军备竞赛。
20. 而德国一方面限制本国武器流入冲突区域,另一方面却大力支持以色列的军工体系,这种选择性执行标准的做法,可能削弱国际社会在冲突管控上的共识基础,进而增加中国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外交难度。
21. 在军贸市场上,借助欧洲外壳拓展全球市场的“长钉”导弹,可能对中国的同类产品构成竞争压力。
22. 以中国研制的红箭-12反坦克导弹为例,该型武器与“长钉”导弹定位高度重合,具备发射后自主追踪、攻顶打击、密闭空间发射等先进功能,已成功出口阿尔及利亚、尼日利亚、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。
23. 然而,随着“长钉”导弹被纳入北约的非正式标准装备序列,未来亲西方的国家在采购时,可能会优先考虑与西方兼容的系统,从而为中国高端反坦克武器进入这些市场设置隐形的壁垒。
24. 更值得关注的是,德以之间的深度军工整合,可能影响中国获取高精尖零部件的渠道。
25. 欧洲企业在高性能微电子、特种合金材料、精密传感器等领域依然占据领先地位,而像EuroSpike这样的合资公司,正逐步融合德国和以色列的技术资源。
26. 如果未来地缘关系进一步紧张,不排除部分欧洲国家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限制敏感元器件对中国的出口,这对依赖部分进口的中国防务企业来说,是一大隐患。
27. 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外部压力也在加速中国军工自主创新的步伐。
28. 红箭-12的成功外销已经充分证明,中国的武器在核心性能上已达到,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国际主流水平。其配备的64×64单元汞镉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,具有极高的目标识别精度,不仅能够锁定热源信号,还能有效打击没有明显热量特征的掩体工事,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。
29. 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快,中国武器系统对海外关键部件的依赖正在逐步减少。德国与以色列的深度绑定,反而可能促使国内技术攻关的动力更加强劲,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加速。
30. 归根结底,德国在此次采购导弹背后,体现的是当今全球军火贸易中“政治逻辑压倒市场规律”的普遍趋势。
31. 以色列通过“技术借壳”突破地缘封锁,德国则通过装备采购巩固其在盟友中的地位,而中国始终坚持走“自主研发、合规出口”的发展道路。
32. 对中国而言,应对之道不在于纠结个别交易带来的短期波动,而是在于持续提升武器系统的综合性能与技术独立性。毕竟在国际军售舞台上,真正能够打破壁垒的,永远是过硬的实力。


